在城市主干道、学校周边、医院等噪声敏感区域,传统违法鸣笛抓拍系统常面临环境噪声干扰导致误判率高、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处理延迟以及户外极端温湿度环境设备稳定性差三大难题。以某省会城市为例,原有系统在交通高峰时段的误报率高达35%,且设备在夏季高温(>45℃)下故障频发,日均需人工校准3次以上,严重制约执法效率。违法鸣笛抓拍需同步处理声纹识别、视频轨迹追踪、车牌定位等多维度数据,并对接交管平台实时上传证据链,这对工控机的边缘计算能力、接口扩展性及环境适应性提出严苛要求。
研华推出的EPC-C301高性能嵌入式工控机,以多模态数据处理能力、军工级防护设计与AI加速扩展为核心,重新定义智能交通执法设备的可靠性标准。
核心功能特性
高性能边缘计算与AI加速
搭载Intel® Core™ i7-8665UE四核处理器(基础频率1.9GHz,睿频4.4GHz),支持多线程并行处理声学阵列信号与1080P视频流,实现声源定位精度±0.5米、车牌识别准确率≥99.3%。
配备双通道DDR4-2400MHz内存(最大32GB)及M.2 PCIe NVMe SSD,读写速度较传统SATA提升5倍,确保每秒处理20路音频信号的实时分析需求。
全协议接口与智能扩展能力
集成4个千兆网口、4个USB 3.2及3个RS-232/422/485接口,可同时连接麦克风阵列、高清球机、LED情报板及4G/5G通信模块,支持多设备数据毫秒级同步。
通过M.2 E-key扩展槽加载研华VEGA-330 AI加速模块,实现深度学习算法本地化部署,将鸣笛特征识别模型推理耗时从120ms缩短至35ms。
极端环境适应性与工业级防护
无风扇设计结合全金属机身,支持-20℃~60℃宽温运行,通过MIL-STD-810G抗振动认证,在暴雨、沙尘或持续振动环境下仍可保持7×24小时连续作业。
内置隔离式CANBus与浪涌保护电路,有效抵御雷击或供电波动对设备的冲击,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超8万小时。
典型应用案例:某新一线城市智慧交通执法升级项目
项目背景
城市快速路日均车流量超50万辆,原有抓拍系统误报率高达28%,且无法区分紧急车辆(救护车、消防车)的合规鸣笛。
设备夏季故障率超20%,年运维成本超180万元。
解决方案
部署160台研华EPC-C301工控机,每台集成32通道麦克风阵列与200万像素高清摄像机,通过定制化算法实现声纹特征提取与视频轨迹拟合双验证。
加载AI加速模块优化卷积神经网络(CNN),建立包含120类鸣笛场景的样本库,准确识别救护车双音调鸣笛特征。
实施成效
误报率降低至2.1%,执法证据合规率提升至98.7%;
设备在2024年夏季极端高温(48℃)下实现零宕机,运维成本减少65%;
支持与交警指挥中心平台无缝对接,违法处理响应时间从15分钟缩短至3分钟。
研华工控机的行业价值
EPC-C301以异构计算架构、全场景适应性与智能扩展生态三大优势,成为智能交通执法领域的核心硬件载体。其应用不仅解决了传统系统的误判难题,更通过WISE-PaaS物联网平台实现设备集群的远程健康诊断与算法OTA升级,推动城市交通治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转型。
梵亚工控企业介绍
深圳梵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研华科技合作伙伴,专注智能交通与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十年,提供从硬件定制、算法优化到系统集成的全链条服务。公司已成功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智能执法系统、国家级新区噪声污染治理平台等项目,累计部署工控设备超3000台。依托研华EPC系列工控机的强大性能,梵亚科技助力客户实现执法效率提升与城市管理智能化的双重突破,成为华南地区智慧交通解决方案的标杆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