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轨道交通系统(高铁、地铁、轻轨)已成为缓解交通压力的核心载体。闸机检票系统作为乘客进出站的核心节点,需满足高稳定性、多设备协同、复杂环境适应性等严苛要求。传统设备常因粉尘、震动、温湿度波动导致故障,而智能化升级需实时处理移动支付、人脸识别等数据,对工控机的算力与接口扩展性提出更高标准。研华工控机凭借工业级设计、无风扇散热与模块化架构,为轨道交通检票系统提供全链路支持,助力行业迈向高效、安全、智能化的未来。
研华工控机的核心技术优势
1. 高性能边缘计算:UNO-2372G嵌入式工控机
在闸机检票场景中,研华UNO-2372G凭借以下特性成为理想选择:
宽温抗震设计:支持-20℃~60℃宽温运行,通过EN 50155铁路认证与IP40防护,适应高铁站、地铁站的高粉尘与震动环境,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超10万小时。
多接口扩展:配备4×RS-232/485、6×USB 3.0、双千兆网口,兼容读卡器、闸机门控、声光报警等外设,满足移动支付、人脸识别等多功能集成需求。
低功耗与紧凑性:无风扇设计,整机功耗低于25W,尺寸仅252×149×62mm,适配闸机内部紧凑空间,支持19~24V宽压输入,保障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2. 智能化运维与安全防护
边缘计算能力:搭载Intel® Atom™四核处理器,支持实时处理二维码扫描、票务数据加密及异常行为检测算法,响应时间<50ms,减少云端传输延迟40%。
数据安全:内置硬件加密模块,支持AES-256算法,防止票务数据泄露,通过等保三级认证,确保乘客隐私与系统安全212。
3. 快速部署与远程管理
通过研华WISE-DeviceOn软件,实现设备状态远程监控、固件升级与故障预警,减少现场维护成本30%。支持EtherCAT、PROFINET等工业协议,无缝对接MES系统与云端管理平台。
行业应用案例解析
案例1:上海地铁AFC系统升级项目
需求痛点:日均客流量超千万,传统设备故障率高,移动支付适配性不足。
解决方案:部署UNO-2372G工控机,集成以下功能:
多支付方式支持:兼容二维码、NFC、人脸识别,交易处理速度达0.3秒/笔。
动态负载均衡:通过边缘计算实时分析客流密度,动态调整闸机开放数量,减少排队时间30%。
故障自检:内置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健康状态,故障预警准确率95%。
成效:系统故障率下降60%,运维成本降低45%,获评“智慧地铁示范工程”。
案例2:京张高铁智能检票系统
需求:应对高寒环境(-40℃)与高并发客流(日均50万人次)。
方案:采用UNO-2372G构建检票中台,实现:
宽温运行:通过-40℃冷启动测试,保障极寒天气下设备稳定。
多设备协同:联动闸机、电子显示屏与安防摄像头,实现乘客引导与异常事件联动报警。
成效:检票效率提升50%,乘客滞留率下降70%。
技术优势与产品适配性对比
产品型号 | 核心优势 | 适用场景 |
---|---|---|
UNO-2372G | 多接口扩展、宽温抗震、低功耗设计 | 高铁/地铁闸机控制、移动支付集成 |
ARK-1123L | 无风扇散热、多串口支持、紧凑机身 | 轻轨检票与小型站点控制 |
IPC-610H | 4U机架式、冗余电源、抗电磁干扰 | 中央调度与数据中心管理 |
AI与5G融合:研华工控机将集成5G模组,支持实时视频分析(如乘客流量热力图),动态优化闸机调度策略,减少拥堵20%。
数字孪生与预测性维护: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模拟设备运行状态,提前预警硬件损耗,延长设备寿命30%。
绿色低碳化:下一代工控机将采用太阳能供电模块与能效管理算法,助力轨道交通系统实现“零碳排”目标。